×

b25轰炸机

b25轰炸机(如何评价美国空军最新一代B-21战略轰炸机)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2-12-06 13:37:22 浏览3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美国空军最新一代B-21战略轰炸机

2015年,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以推出B-21战略轰炸机方案,获得了装备美国空军的招标权,未来美国空军将获得100架以上的B-21来装备部队,逐渐替换掉H-52、B-1、B-2系列的老龄化战略轰炸机。

其中特别强调的是B-2系列是全世界目前仅有的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各项性能都能甩其他国家装备的同类战机几条街,可谓是一骑绝尘般孤独的存在了半个世纪。但由于B-2系列毕竟是和前苏联冷战时期的产物,由于研发时间早,在那个年代能超前装备至今都无法超越的所有先进技术集一身的B-2,其昂贵的造价可想而知。

据美国官方透露,单架B-2的造价24亿美金左右,价值相当于自身的3倍黄金重量,每飞行一小时成本15万美金,并且每飞行一个小时就得用60小时时间来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如此奢侈的B-2估计也只能美国这样的玩家才能玩的起啊。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推出的新型B-21方案,一下就打破了这种尴尬,根据预算单架B-21造价仅5.5亿美元左右,并且其外观就像一个翻版的B-2,只不过B-21能拥有更远的航程和更大的载荷,载荷还包括装备未来更先进的新式武器,比如具备对空、对海和对地面廉价目标的攻击能力,这些都是以前任何一款战略轰炸机所不具备的性能。

B-21最初的首飞时间暂定于2020年,预计2025年交付部队服役,首个地点为廷克基地。今年3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布,B-21轰炸机的研发组装工作将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第42号工厂中展开,他们已为此扩建了9万余平方米的建筑用地,并且招聘了两千多名流水线组装技术人员,首架原型机将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试飞。

总而言之,B-21是一款集B-2所有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战略轰炸机,同样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更兼容战斗机强大的火力,最主要的还有让美国军方乐意接受的“低廉价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军方会大批量的装备这一款新式战机,B-21的部署将会是令世界各国不容小觑的一支空中劲敌。

B-2隐身战略轰炸机为何比黄金还要昂贵

根据公开的数据,B-2项目耗资447.5亿美元(截止2004年),总共造了21架飞机,也就是说每架飞机花费了21亿美元。当然了,这个数字把开发成本也包括在内。1997年B-2的飞离成本(flyaway cost)为7.37亿美元,即制造一架飞机要花这么多钱。这个数字虽然算不上多精确,但说它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军用飞机也不为过。

B-2之所以昂贵,有以下几个原因:

1.采购量大幅缩减。这一点其实和F-22很相似。冷战结束了,F-22、B-2这些飞机突然失去了用武之地,放眼世界没有对手自然不需要造那么多。B-2的采购量从132架减少到75架,再到20架,造得少了,单位成本就高了;

2.开发成本非常高。飞翼布局的B-2隐形轰炸机外形复杂且不稳定,项目从7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90年代,飞机经过了多次重新设计和修改设计。作为一种跨时代的隐形轰炸机,测试和开发周期的延长必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3.涂层和机体材料制造难度很大,成本很高。B-2机体表面通过使用各种雷达吸波材料(RAM)吸收和中和雷达波束,降低被探测几率。机体大量使用碳-石墨复合材料,以吸收雷达能量。材料的稀缺性导致了飞机的制造成本飙升,而后续维护的费用和困难度同样也很高;

4.先进的航电系统和飞行控制。B-2将许多先进和现代的航空电子系统整合到设计中。为了解决飞翼布局固有的飞行不稳定性,B-2用到了复杂的、多重冗余的电传操纵飞行控制系统。先进是先进了,花钱也是少不了的。

美国B-2隐身战略轰炸机厉害在哪里

美国诺斯罗普公司于1978年开始研制双座飞翼布局亚音速隐身战略轰炸机B2,1989年B2首飞,1991年B2服役。到了今天2018年,B2依然是地球上最厉害隐身战略轰炸机,尤其是在隐身能力方面无人能敌,这就是B2最厉害的地方。

B2最大优势是从外形涂层、外形结构、机身材料、发动机设计等各个方面都进行隐身处理。B2采用蝙蝠状飞翼布局和特殊吸波材料,能达到在雷达屏幕上几乎没有反射目的,进而避开敌人防空雷达探测。B2机身结构和发动机舱都采用隐身性超强钛合金,而且机身复合材料拼接不用铆钉,而是由高压压铸而成,进一步减少雷达反射信号。

此外机身表面黑色涂层也是雷达吸波材料,机尾双M型布局也是雷达散射结构,能达到使敌方雷达不易发现目的。

除了隐身能力无敌外,B2还有载弹量大突防能力强优势。虽然B2并不能外挂武器,但其内部载弹舱一次可携带22T弹药,其中B2A还配备16枚新型研制的900千克级别‘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可同时对16个不同目标进行空中打击,因为采用GPS/INS全丢定位系统,所以无论是天气恶劣还是黑天白夜都能够对目标发起攻击,可全天候作战。B2在作战状态中能以0.8马赫巡航,在1万五千米高空可以对1万公里之外目标进行打击。如果空中加油则可以飞行1万八千公里以上,几乎可以飞跃半个地球作战。

有人可以介绍一下我国使用过的B-25轰炸机吗

是的, 人民空军在建国初期是由装备国B-25“米切尔”的,不过也是很短,也就装备了2年3年就退役了。虽说,到了战后B-25的性能也还不赖,但为了这屈指可数的几架B-25,与日渐主流的空军苏式装备存在着不小差异,特别是在维护上是非常麻烦的,特别是这架飞机的零部件供应将是越来越大的难题,早早的退役是必然的。

双发活塞式中型轰炸机

具体说来,装备的B-25有记载的是B-25J,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起义和缴获而得到的。这也是B-25家族中产量最多的型号,抗战中的1943年,支援中国抗战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装备了B-25,1944年中美空军混合团1大队4中队开始装备B-25J用于对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也就接收了这些B-25,除了作为轰炸机,部分被作为运输机和专机使用。

解放战争中,B-25也有使用,撤往台湾后,B-25是使用到了1958年。这过程,也有B-25的起义,飞越海峡。

1948年辽沈战役中,沈阳解放后,东北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派人进入市区接收过去国民党东北空军司令部所属机场、工厂、仓库和人员。到1949年2月,修复了B-25等飞机10余架。1948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南苑机场缴获1架B-25及54台发动机。

此后,先后还有3架起义的B-25,这之后人民空军成立后,也装备了B-25轰炸机。1952年,人民空军的B-25全部退役。60年代,北京航空学院还曾陈列过1架B-25J,后来被拆解…

B2轰炸机退役后,美国还有什么厉害的轰炸机

说到B2的退役虽然比较令人惊讶但细想也是情理之中,目前来说B2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轰炸机,依靠其隐身性能,超长航程,投放精确制导弹药甚至核武器,是美国对付强敌的一种终极武器,也是其三位一体核力量的支柱之一。不过B2还是存在不少缺陷,比如速度慢,维修复杂,最为人诟病还是高昂的各种成本使之采购量非常少,整个机队成为一种吞金兽,无底洞一样消耗着有限的预算。

既然美国空军决定把B1B,B2这些相对“经典“的轰炸机在2025年退役,说明美国已经准备好了其接班人。最为人所知的应该就是B-21”突袭者“项目,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几年,据目前能够看到的消息,是种类似于B-2,也有非常好隐身性能,但机体尺寸较小,飞行性能和武器弹药装载能力也和B-2类似。B-21相比B-2最大的改进就是压缩了成本,无论是制造购买还是维护保养,利用最新的隐身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做了针对性改进,使采购数量达到一个更为平衡的结果,并且保证了整个机队的规模和作战能力。

从网上资料看,这个机型的进展颇为顺利,一些时间结点都控制较好,预计能按计划成为B-1B和B-2的接班人。

反观B-1B和B-2,一种显得明显过时的轰炸机B-52还要继续服役。这个机型在航空君父辈那个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空军的一根大棒,到现在还要披挂上阵,奔波于全球各个热点地区。只能说B-52这个机型皮实耐用且性能尚可,航速度程这些飞行性能良好,备品备件充足便宜,且升级过电子设备后结合超大的载弹能力成为导弹卡车,依然能够满足美国空军的战术要求。到底B-52还要干多久,真说不清楚。

除了老态龙钟的B-52,尚在襁褓的B-21,美国到底还有多少黑计划谁也说不清楚。不过轰炸机这个机种必然在现代化战争中逐渐没落。二战那种千机临空地毯轰炸的情景绝不会再现;精确制导弹药的精确性越发提高后,更小更轻的导弹或炸弹也不再需要轰炸机这种大块头才驼得动;而长航时低成本的UAV也能成为随时伴随地面部队接战的空中守护神。轰炸机的任务被各种其它空中平台大大分担了,其存在的意义正在逐步降低,B-1B,B-2这样的经典机型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现代航母可以搭载轰炸机作战吗

航母搭载轰炸机,太聪明了!以航母加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这架轰炸机就能轰炸到大西洲了!问题是这轰炸机太重,航母飞行甲板的承重结构无法承受轰炸机起降带来的重力势能的冲击怎么办?增强结构强度后航母内部空间怎么办?

事实上,在当今世界装备技术的支撑下,使用航母搭载重型轰炸机这种搭配作战模式已成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

一.现代的对地打击弹药由于其打击精度的大大提高,毁伤威力大大增强,已使现代完成空中对地攻击任务,无须地毯式全覆盖的轰炸方式,使载机无须搭载以往成百炸弹凌空瞄准轰炸那种高危模式,一两枚防区外打击弹药足以达到,甚至超过那上百枚以往那种无制导自由落体式炸弹的打击效果。

二. 现代打击弹药的作战效能加上现代舰载战机的对空对地多用途性能,使一架战斗轰炸机就可以轻松搭载二到四枚这种弹药,而使其作战效能超越以往一架大型轰炸机,关键是还具备相当的自卫与机动防护能力,其生存能力远强于传统轰炸机。只有在对方具有强大的作战飞机空中拦截实力的情况下,才需要专业大型轰炸机搭载远程(2千公里左右)防区外打击弹药,来完成打击任务。

三. 现代轰炸机的作战航程,以远远超越任何为其提供护航保障战斗机的航程,让轰炸机在航母上起飞,去执行多远距离的打击任务?近了,在战斗机掩护下的航母属舰搭载的更远射程的打击弹药,完全可以取代轰炸机的作用;远了,失去了舰载战斗机的掩护,那就是去自杀。因此航母搭载轰炸机去执行对敌打击任务就是个坑爹的馊主意!

美军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

四. 现代轰炸机的作战航程大多已经覆盖了所属军队承担的作战任务区,少数在这个区域之外的潜在目标,一般也都预置有可靠的前进基地,或采取空中接力加油方式,来满足作战航程需求,这种方式远比用航母搭载有效而又便宜的多,因此才没有任何军队去发展这种既烧钱又无用的傻子配置方式。

五. 现代正确的配置方式应该是: 航母战斗群前出到距预定打击目标3千公里左右的待命海域,首先执行净空任务,扫除空中对航母编队和即将到来的轰炸机编队的危胁。待自后方基地飞来的轰炸机即将抵达前,升空足以完成掩护任务仍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来共同完成本波次打击任务的配置模式。

题主提问中的设想,也有可能在未来大型海上浮动机场的构思论证可行的情况下得以实现,但那与航母的概念完全不同,在那种平台上起降轰炸机与航母没有关系。

山本五十六为什么会认为空袭东京的美国轰炸机是从中途岛起飞的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中校率领的美军轰炸机群在东京上空投下炸弹后,同时震惊了美日两个国家。在美国总统出席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追问轰炸机是在哪里起飞的,出于军事保密和美式幽默的双重需要,罗斯福洋洋得意的回答道:“香格里拉”。注意,这不是我国川滇交界的旅游圣境,而是1933年美国一部小说里的“世外桃源”之地。

日本人有些懵圈,他们自然不相信什么香格里拉的“鬼畜神话”,但在偷袭珍珠港成功之后,联合舰队已经完全掌控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已经被摧毁,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元气。而没有战列舰和巡洋舰保护的航母,是不敢冒险开进日本近海海域的, 那基本就是“有来无回”。如果是夏威夷的瓦胡岛机场,则距离日本东京超过5300公里,当时没有任何一款轰炸机能达到这个航程。

同时,首次出现在东京上空的B25轰炸机属于大型陆基飞机,航程约4400公里,在日本人的理解中,如此庞大的岸基轰炸机是不可能在航空母舰上起降的,那个年代也还没有空中加油技术,因此日本海军的部分高级将领用排除法研究之后(应该包括山本五十六),认为飞机出发地只能是中途岛,那里是仍然由美军控制的、距离日本本土最近的岛屿。

“总统放个屁,军方唱台戏”,罗斯福要求马上反击,被逼急了的美国军方真的就把陆基轰炸机搬上了航母,并且成功地进行了短距起飞实验,不过,B25想在返航时再降落回航母甲板,技术上是行不通的,就算行,航空母舰也不敢在日本近海长时间停留。怎么办呢?美国军方最初的计划是轰炸完成后径直飞往苏联远东地区,结果商量了半天,苏联人也不肯答应,无它,苏德战争正酣,大鼻子不想因此激怒日本造成两线作战。

无奈之下,美军决定轰炸机从东京上空西飞中国沿海,在顾祝同第三战区仍然控制的浙东衢州机场降落,加油后再转场重庆,蒋介石当然同意。

就这样,太平洋舰队的“大黄蜂”号航母载着16架B25出发了,护航的是八艘驱逐舰和“企业号”航母,这次行动与日本人攻击珍珠港的战法完全相同:“偷袭”。按照计划,攻击舰队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然后在距离日本列岛900公里处放飞轰炸机,随即掉头跑路,以免遭到日本海军截击。

不幸的是,在距离日本还有1200公里(约650海里)处,机动舰队被一艘日军小型巡逻艇“日东丸”号发现了,虽然美军驱逐舰迅速击沉了它,但该艇已发出无线电预警,美国人不敢朝前航行了,他们担心收到警报的联合舰队会派出舰机杀来,只能提前放飞轰炸机后立即返航,如此,使本来就面临油料可能不足的杜立特轰炸机群更加雪上加霜。

实际上,杜立特中校的轰炸东京给日本人造成的损失很是轻微,但战略影响却十分巨大,裕仁的皇宫边上也挨了炸弹,让日本军部宣传的“本土绝安全”成为一句笑话,因此引发的后果几乎改变了二战进程。

第一,为保卫日本本土,山本五十六紧急召回了正在印度洋上肆虐的南云机动舰队,而这支拥有五艘大型航母的舰队已经挺进到斯里兰卡附近海域,给英国人的海上运输线以沉重打击。南云撤离,让英国人得到宝贵的喘息时间。

第二,为构建所谓“绝对国防圈”,山本五十六认为必须拿下中途岛,以免出现类似情况,于是调集联合舰队主力酝酿发起了中途岛战役,结果情报被美军侦知,日军惨败,太平洋战场形势出现转折。

第三,为摧毁浙东地区的机场,日军大本营不顾“中国派遣军”的反对,强令华东日军动用八个师团发起“浙赣会战”,屠杀了25万中国平民(尤其是美军飞行员留下纪念品的村庄,遭害更甚),但却因此放弃了准备半年之久的“五号作战”,那个计划的终极攻略目标,是重庆。

这就是战争中“蝴蝶效应”的典型案例,美国电影《珍珠港》和《东京上空30秒》都反映了这段历史,杜立特机群的东京上空30秒,不仅极大鼓舞了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人的士气,也促使日本陆海军误判连连并且一错再错,从而改变了战争进程。

为了空袭东京,B-25B米切尔中型轰炸机与航空母舰大黄蜂号做出了哪些改进

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来说,美军对航母没有进行任何改装,这类改装实质是不许可的,毕竟航母是一个搭载平台,不可能随便改动,也没有那个条件去改了。

实际进行改装的只有B-25轰炸机。如果查阅一下,有关资料的话,我们会发现投入这一行动当中的B-25轰炸机应该是b型,这批飞机确实进行了大量的改装,主要是减重,把所有一切可以拆除的设备加以拆除,甚至连机炮都减少了许多,甚至安装了假机炮。也就是说,这款轰炸机属于一款超轻量型的,尽可能的减少了重量,以便能够在航母飞行甲板上起飞。

需要注意的是,这批轰炸机只是改装并不是专门设计,改装工作不是在工厂,而是在正常维护条件下,进行一些拆除改装等等,不是很复杂的工作,其实这个行动最重点的不是轰炸机的改装,而是在于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空袭东京的时候是如何把B-25运到大黄蜂号的是降落的吗

港口起重机吊装,到现在这也是舰载机常用的运上航母姿势

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特率领的16架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甲板上起飞,执行轰炸东京任务,这次空袭虽然战果寥寥。但是极大打击日本气焰,也使日本海军做出战略误判,执行中途岛作战计划。

杜立特空袭,16架B-25轰炸机,15架迫降在中国,1架被日机纠缠就近降落在苏联,其中有2架机组迫降在日占区被俘虏

当时这些B-25轰炸机是美国陆军航空兵所有,并不具备航母起降功能。经过减重改装以及测试,可以从航母上起飞,但是还无法在航母上降落。当时是采用港口起重机吊装的方式,吊上航母的。是于1942年4月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阿拉米尔港吊装上去的,这些B-25体型太大,无法塞入机库,全部以甲板系留方式固定在甲板上。是以类似这样方式运上航母的,不过这个是用航母上的起重机吊装,杜立特航空队记载是用港口的起重机吊送。

这种方式也是直到现在经常使用的往航母运送大件的方式,特别是二战时期,美军航母经常执行飞机快递任务,用航母向岛屿上的陆地机场补充战机,这些战机大多是陆基战斗机,没有航母起降功能,是由航母吊装的方式运送过去。二战后改装成飞机运输船的博格级轻型航母,这种轻型航母是无法起降喷气式战斗机的

直到现在,美军进行航母海试时,也是先在港口将舰载机吊装上航母,避免新手操作出现失误。

港口起重机吊送F-14舰载机吊送X-47B舰载无人机到布什号航母上准备进行测试

杜鲁门号航母的甲板吊车,吊装F/A-18E战斗机上甲板

杜特立是如何让B-25轰炸机在航母上起飞的

杜立特在计划使用海军的航母搭载B25轰炸机轰炸日本后,就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飞机如何起飞。B25属于中型轰炸机,是被用于常规的陆上机场的,因此对于起飞距离不是十分敏感。但是对于航母而言就有些麻烦了,当时的航母本身也不大,飞行甲板长度也很短,远不如陆上机场的长度。因此如何让B25在航母上起飞就成了很大的麻烦。

对此杜立特的解决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拆除一些不必要的设备,尽可能的降低飞机重量,缩短起飞距离。由于是突袭日本本土,炸完就走,所以机枪就没有必要留下了,因此将炮塔、机枪都拆掉了,同时部分非重要位置的装甲也被拆去,以减轻重量。再加上对飞行员不断进行短距离起飞训练,航母起飞已经能够实现。在行动当天航母也是按着逆风方向行驶,尽可能帮助B25起飞。

起飞是能起飞了,但是B25的航程还是不够大,轰炸日本本土后前往中国大陆是很难的。对此只能通过增加燃油来达到了,这些B25都加上了很多额外油箱,可以在飞行时手动补充燃料。同时,美军航母也是尽可能的接近日本本土,降低B25的作战距离,但是可惜在距离日本本土1000公里外被日军发现,不得不过早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