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42钢盔

一战时期德国士兵的头盔普遍都带尖铁吗?二战德军的军靴都是长筒靴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02-26 07:16:36 浏览6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一战时期德国士兵的头盔普遍都带尖铁吗

并非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的尖刺头盔与后来的“煤斗盔”是两种阶段的事物。从1916以后,德军头盔就不再带有尖铁了。

据考证,德军尖刺头盔源于1842年普鲁士王国设计的样式,它们被德意志帝国传承了下来,这种头盔样式从1800中期一直使用到20世纪前期,并影响了德军钢盔的发展,成为德军的标准装备。

普鲁士人设计这种军帽是为了对抗“波拿巴式风格”,即拿破仑引起的世界军事潮流。当时法军使用的shako军帽几乎被所有的军队学习,但普鲁士人为了摆脱拿破仑的影响,打破头也要开发自己的风格。

这里面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1840年时,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跑去拜访他的姐夫,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当他走进沙皇的办公室时,突然被扔在桌上的一顶皮帽吸引住了。

这顶带着尖刺顶的帽子是个古代头盔的复制品,一个农场女孩在利佩茨克旧战场上发现了它残破的本体,人们认为帽子的主人是12世纪莫斯科公爵雅罗斯拉夫·瓦沃洛多维奇,然后它被俄国贵族们复制了出来。

3威廉四世对这顶头盔非常痴迷,于是回到普鲁士以后,他要求军队以此为蓝本,设计属于自己的尖刺头盔。

1841年3月,第一个原型的尖刺骑兵头盔“皮克豪贝”(Pickelhaube)被提交给普鲁士军队,由埃伯菲尔德金属制品厂的威廉·杰格制造。普军在现场对头盔的样式、尺寸、重量、保护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是“非常满意”。

于是,陆军部门也紧跟而上,开始基于骑兵盔的蓝本设计了新头盔。第一批步兵\炮兵尖刺盔是皮革质地的,之后才转为金属质地。

1842年式的尖刺头盔由皮革制成,供步兵团、掷弹兵团、燧发枪团团、炮兵团、先锋团、猎兵团和龙骑兵团使用。

还有球形顶的

金属设计的尖刺头盔在1843年被骑兵使用。头盔主体由厚重的植鞣压皮制成,呈圆锥形,并在背面缝合在一起。前帽檐采用方形切割,边缘饰有一厘米宽的金属饰边,后遮阳檐是纯皮革。

到1843年,普鲁士战争部已经完全接纳了这种头盔,开始由军需部下发了大量订单,普军也开始了自己的尖刺盔生涯。那些外表精美的骑兵盔甚至被许多人作为随身配件,风雨无阻地佩戴。

尖刺盔分为标准样式、龙骑兵样式、黑森样式。基本样式更突出帽檐,龙骑兵样式显得更紧凑,黑森样式更大一点。

头盔的“尖尖”标准尺寸为14cm高,安装在底座的中间。头盔主体后部的缝合区域由金属脊制成。

根据军团、选侯国、王国领地的不同,尖刺盔前面会贴上不同的前板徽章。前板非常重要,它体现出德意志的地区文化,精锐和历史悠久的军团还会配备独一无二徽章。据说当时仅德国的步兵就有多达30种前板徽章。

按照德国历史的说法,至1860年代的后期,除了萨克森、符腾堡和巴伐利亚等独立王国之外,所有被普鲁士统一的区域都使用了尖刺头盔。

到1867年德意志通过军事会议寻求建立德国和统一的国民军队的时候,普鲁士式的“皮克豪贝”尖刺头盔已经成为军服和各州代表礼服的一部分,它正式被确定成为“德意志风格”,

俾斯麦的尖刺盔

1857年时,普鲁士对尖刺头盔进行了一次改革,将头盔的总体尺寸减少了约2cm,也降低了重量。1860年进行了第二次减重,头盔尺寸被降低了4cm,尖尖的大小也降低了。

1867年进行了第三次大改,盔脊被取消,前帽檐被做得更圆润。不过1887年德国人又取消了金属帽檐,换成了皮革质地。

其后这种尖刺头盔一直在进行各种小的修改,1895年时基本上确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版本。

智利人也继承了尖刺盔

因为德国地位的迅速提升,“皮克豪贝”盔亦成为许多外国军队模仿的对象,比如旁边的瑞典,还有挪威、罗马尼亚、西班牙、葡萄牙、丹麦、智利、英国,甚至美国,都研发或装备过近似的尖刺盔。

需要注意的是,在后世亚德里安进行真正的头盔研发之前,并没有哪家军队特别看重头盔的火器防护功能,它们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士兵盔和安全帽佩戴,仅具备基本的轻度防护能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烟云升起,顶着“皮克豪贝”的德军士兵走上战场。很快尖刺头盔上那些过于耀眼的饰物就被战场所淘汰。为了不当靶子,德军不得不发明出“盔罩”将整个“皮克豪贝”套起来。

当战争规模无限扩大后,德国大量扩军,战争初期制造的尖刺头盔很快被消耗一空。再加上对手的海上禁运和储备物资的减少,德国不得不用替代材料制造“皮克豪贝”。因此,许多尖刺头盔其实连皮质的都不是,而是用压制毛毡、纸浆、纤维、软木和压印锡制造的。

真正保持了金属质地的,只有头顶上那个尖尖。

不过,官兵们开始讨厌那个尖尖,它让头盔变得过高,更容易暴露目标,还容易在拼命钻防炮洞的时候导致头盔被磕掉,因此不少人选择将其拆掉了事。

于是这促成了Mod.1915盔的诞生。Mod.1915盔采用了哑光灰色涂漆和化学氧化的方式,将整个头盔搞得暗哑深沉,它设计了一个专门的卡口装置,好让士兵们将盔顶的尖尖轻松地拿下或安装。

但是,这并未解决“皮克豪贝”的根本性问题——它已经不符合这个炮火连天的时代了。

尖刺盔是贵族们基于旧时代军事需求而设计的,它充满了缤纷的色彩,有极尽奢华的装饰,锃亮的外表能满足任何一场盛大的游行,或者在线性队列的压进中摧毁对手的意志,却并不适合残酷肮脏又焦灼的堑壕阵地。

而且经历过大规模堑壕炮战的德军开始明白,士兵们需要更好的弹片防护头盔,防护能力更科学的金属盔能减少相当比例的炮火伤亡,这促成了1916“煤斗头盔”的出现。

德军更换尖刺头盔得到了德国高层的支持,因为那个尖尖是黄铜做的,而德国缺乏黄铜的炮弹壳,所以……既然“皮克豪贝”的尖刺惹人厌了,那么何不将拆回来用呢?

1916年,“煤斗头盔”开始装备德军,它们马上就以极快的速度取代了没用的“皮克豪贝”。很多部队就算装备量不够,也会拼起命从死人的身上剥下1916型钢盔,替换掉自己的尖刺盔。因此“皮克豪贝”消失的速度令人咂舌。

不过,一些老兵为了彰显自己的“资历”,或者说带习惯了,仍然会选择继续佩戴尖刺盔。尤其是某些军官,他们拒绝放弃旧军队的象征,一直到战争结束都仍然佩戴着“皮克豪贝”。

此外,当年德国本土的一些守备和二线部队依然佩戴着尖刺盔,毕竟他们的战争能力已经被消耗到极限了。

二战德军的军靴都是长筒靴吗

说到军装、就事论事的讲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制服的确合体、威风、漂亮、配套齐全……

纳粹头子希特勒为了实现其“称王称霸”野心、为了吸引更多的战争狂热分子加入到军队、曾经亲自参与军服的设计狂言到:要让“热尔曼”优秀的官兵身穿世界上最漂亮、最威风的制服征服世界……。
在服装制作工艺极其讲究、军官的所有服装由裁剪师上门量身定做、制服裁得体配套服装齐全。

面料以呢子为主、配套有礼服、四季常服、各军兵种作训服、由于过度追求“完美主义”对制服的狂热、纳粹德国时期曾经制服泛滥……

纳粹德国的官兵穿长筒皮靴是标配、这与制服的整体搭配一致有关系、跟气候环境也息息相关。
(纳粹德国官兵的各类型服装系列)(前线春秋季作战靴系列)
(纳粹德国春秋季作战皮靴)
(纳粹德国士兵:单兵准备)
(纳粹德国士兵标准装备)
(纳粹德国士兵着常服情景)
()(纳粹德国官兵的标配长筒皮靴)

成也漂亮威风的制服、败也这一身制服…因为、过度追求“剪裁得体”量身打造、制服紧绷身体、战场上机动动作施展不开、这些战术动作受到服装束缚、二战后期为了适应战场环境对军服进行过一些改良……

二战主要参战国的步兵头盔,哪款性能更好

最优秀的钢盔——M56

二战时期最好的钢盔是德国的M56钢盔,这也是迄今为止防弹性能最好的钢制头盔,甚至被认为是1985年PASGT复合材料头盔出现之前最好的头盔。M56盔的坡度比任何一种钢盔都大,防弹原理和倾斜装甲板防御穿甲弹效果更好的原理是一样的。然而由于外形太过丑陋,被希特勒深深的厌恶,并一票否决进入军队服役。因此整个二战期间德国服役的都是M35/M42。实际上这是德军的一大损失。。。

一名佩戴M56头盔的东德士兵

虽然这款头盔没有进入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服役,但是在冷战时期,它却成为了东德人民军的标配。它的防弹性能相当了得,在15米距离上,不仅可以抵御本国的鲁格手枪直射,甚至可以抵御苏联托卡列夫手枪TT3的直射。。。这个就厉害了,托卡列夫手枪差不多是二战威力最大的军用手枪,国内凡事知道54式手枪的应该对托卡列夫的威力都有直观的认识。托卡列夫手枪发射的是7.62x25mm毛瑟手枪弹,可以将5.6g重的弹头加速到441m/s后推出膛外,这个威力在手枪里是惊人的,因为即便是今天,手枪的初速也不过在250m/s-350m/s之间,超过这个区间的都不多。

托卡列夫TT3手枪,二战时期能抵御该手枪近距离直射的头盔寥寥无几

我们可以看看国外一个爱好者做过的M56弹道测试,他使用的是格洛克17手枪,使用的是9x19m鲁格弹,这也是用的最广的手枪弹之一。格洛克的初速达到了350m/s,威力也算比较适中的。

然而这么近的距离,在M56钢盔上只留下了极浅的一道弹痕:

几乎看不出来吧?之后这名老外又射击了2枪,其中一枪在射击的位置与第一枪的弹痕位置完全重合,这才彻底击穿了这款头盔:

被射击过的地方,金属由于延展性受到挤压后会变薄,这个恐怕也是钢盔的局限性了。

为了对比一下它的防护能力,我们拿国内达到公安部二级标准的警用头盔防护测试对比一下。这款头盔是芳纶防弹纤维制成,测试中使用92式手枪和64式手枪。其中92式的口径和初速和格洛克都差不多:

其中有2发子弹打在了同一着弹点上,引起了纤维的破裂,但是没有想M56那样被打穿。看来这也是为啥这几十年各国争相研究纤维材料头盔来替代钢盔了。

最差劲的钢盔——防御不足的九O式铁帽和废物点心九八式

这里再说说二战最屑的钢盔——日本九O式铁帽。这款钢盔仅1公斤重,厚度仅1mm,采用高硬度的碳钢制成,硬度虽然很大,但是延展性不好,还是很容易被射穿。实际测试中发现1000m外使用友坂步枪弹也可以将其打穿。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中,第9师团搜集了300个被击中的钢盔样本,被穿透的有45%,可以说非常废了。

由于这款钢盔在中国战场上的糟糕表现,日军从上到下都相当不满意,所以搞出了一个九O式铁帽的继任者——九八式铁帽。该钢盔将厚度从1mm提高至2mm,正前方的钢板更是接近到4mm!然而这款钢盔的重量也从九O式的1kg飙升到2.9kg!也就是脑袋上顶个将近6斤的重物行军打仗。这让我想起一句歇后语:一百斤面做个大寿桃——废物点心。纵观二战,身材高大的欧美国家,装备的头盔也就是1.5kg左右。这款完全违背人体功能学设计的东西,即体现了当时日本冶金和热处理工艺的落后,也体现了日本武器设计思路与世界的脱轨。

二战德军的步兵装备有哪些

既然是步兵装备,这个涵盖面就是比较广的了,步兵装备里,包括所有步兵武器,以及其他装具,同时还包括各类载具。种类数目还是挺多的。

先看武器,标志性的就是KAR98K步枪,MP38/40冲锋枪,MG34/42通用机枪,鲁格尔手枪,这是德军步兵班标准的武器配备。一个步兵班里,除了班长机枪手和副射手,其他士兵配发的都是98K步枪。

后期德军还装备了G43半自动步枪,还有STG44突击步枪,这些几乎就是德军步兵正常的火力配置。

而德军步兵除了这些,还有反坦克武器,前期有铁拳,后期有坦克杀手,这些都是盟军坦克的克星。尤其坦克杀手,88mm口径,战争后期,德军一共生产了超过30万的坦克杀手去对付苏军美军的坦克。

德军的VW82也是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这辆车在军用越野车里,是和美军的悍马齐名的。来自于大众公司,伴随德军走过多个战场,可以适应很多恶劣环境。

德军步兵的单兵装备在二战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比不上美军,但是比其他国家还是要稍好一点。

德军的制式头盔是由M35钢盔改进的M1940钢盔,后期德军装备的是M1942钢盔,这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一顶钢盔。据说,这顶钢盔,是当时最坚固的钢盔。

德军除了野战服,国防军和党卫军都装备了一定数目的迷彩服。同时德军比较出名的就是他们背后的那个防毒面具罐,里面装着一个M30/38防毒面具,还有备用的过滤罐和镜片。

德军标志性的还有他们的M24手榴弹和工兵铲,德军的工兵铲是可以当做近战武器使用的,杀伤力不俗。德军的M24手榴弹威力不俗,他最能被人记住的就是它长长的木柄。

其实说德军的步兵装备,种类还是挺多,无论是武器还是服装,都属于装备这个范畴。

为什么如今的智利军队依然保持着二战时纳粹德国的服饰风格

那得从二战结束后,德国部分纳粹的去向来说,智利是南美国家,当时德国战败,希特勒自杀身亡后,很多当时的纳粹军官都逃到了南美国家,尤其是智利,那为什么臭名昭著的德国会逃亡南美还不被排斥呢?

第一,历史原因。

德国人很早就开始移民美洲(在美国最多的是德国人),一直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国家高层领导都是德国人,所以他们会更容易接纳本国人。

第二,领导层多为德国人。

南美洲没有加入二战,所以国民对德国人的到来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反而因为国家领导很多都是德国人,比如德国军事总司令就是德国人,国内形成了很多德国传统,对德国的一切都觉得习以为常,而传统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所以当军服仿照德国时,并不觉得会怎么样。

第三,同情德国。

因为德国在一战时期战败,赔了很多钱,割让了很多海外殖民地和本国的土地,所以身在异乡的德国人无能为力,一旦有一个领袖带领德国走上强军复国的道路,他们心里是十分支持希特勒的,对于希特勒最终功败垂成表示了可惜,否则德国很有可能实现愿望,重整雄风,所以他们就模仿军服,可能是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