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9重型轰炸机

b29重型轰炸机(美军B29的载弹量)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0-07 09:38:09 浏览5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美军B29的载弹量

最大短程低空任务载弹量9072公斤。 

其原型机机身上一共安装了5个炮塔,机身背部前后各一个,腹部前后各一个,最后一个是尾炮塔,每个炮塔装备12.7毫米机枪两挺,共10挺,早期型号的尾炮塔设有一门20毫米机炮,带弹100发。

通过总结早期的作战经验,B-29加强了自卫火力,从第40批次开始,将机背前炮塔的机枪增加到4挺,总共变为12挺12.7毫米机枪,每挺携弹1000发 。

B-29的炸弹舱分成前后两个,机腹有前后两个炸弹舱,投弹由一个电动投弹器控制投放顺序,使炸弹交替释放以保持飞机重心,最大短程低空任务载弹量9072公斤 。

其他性能

这架飞机可以在40,000英尺(约12,192米)的高空以时速350英里(约563公里)的对空速度飞行。当时轴心国大部分战斗机都很难爬升至这种高度;就算能够,它们亦不能追上B-29的速度。

地面高射炮中只有口径最大的才射得到B-29的飞行高度。B-29的作战续航距离超过3,000英里(约4,828公里),可以连续飞行16小时,从大后方的机场起飞可直接飞往敌域后返回。

扩展资料:

历史

早在美国参战以前,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阿诺德便希望能够发展一种长距离战略轰炸机,应付可能需要对纳粹德国作出长程轰炸。波音公司以之前非常成功的B-17空中堡垒为蓝本,设计出划时代的XB-29,击败对手联合飞机(Consolidated)的B-32设计。

1941年5月,战争阴霾日渐浓密,美国军方决定向波音订购250架B-29,至1942年1月订购量又增至500架。作为各种飞机中体积最大、重量最高,翼展最宽、机体最长、以及速度最快的B-29,在接受订单时其实只曾作过风洞实验,尚未曾真正试飞。 

美国参战以后,波音公司被要求加快开发及生产B-29。由于B-29的规格要求亦十分严格,其设计在当时来说非常复杂。在时间紧迫之下,设计及生产一开始便出现严重问题。首先是B-29的发动机莱特R-3350在当时非常的不可靠,在作战负载下经常过热。

首架B-29便是在出厂后两个月的一次试飞中因为发动机起火,令机翼折断而坠毁。发动机过热的问题一直困扰著所有的B-29,要到战后使用另一款发动机的的B-29D服役才彻底获得解决。此外,飞机的中央火控及遥控火炮亦经常失灵。

因为B-29经常变更设计,1944年出厂的大部分B-29不是被运往前线,而是先飞到改装工厂进行改装,如果不是阿诺德将军亲自过问,波音可能不会及时生产出足够的B-29。事实上,为了应付大量订单,B-29的生产分别由波音公司、贝尔飞机、马丁飞机的工厂负责。

此外数以千计的承包商,包括通用汽车,负责制造各种配件。其中波音公司在堪萨斯州的B-29工厂规模最大,在当地雇用了接近三万名工人,日夜不停生产。

此外数以千计的承包商,包括通用汽车,负责制造各种配件。其中波音公司在堪萨斯州的B-29工厂规模最大,在当地雇用了接近三万名工人,日夜不停生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B-29轰炸机

b29轰炸机威力有多大

  B-29轰炸机(英文:Boeing B-29 Strategic Bomber,绰号:Superfortress,中文:超级空中堡垒)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  B-29轰炸机命名延续自B-17飞行堡垒,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是二次大战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也是当时集各种新科技的最先进的武器之一,被称为“史上最强的轰炸机”。  1945年8月,B-29轰炸机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29在美国空军继续服役了很长一段时间(包括朝鲜战争,19个不同的变种机型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气象侦察、空中加油和作为超音速飞机研究的实验台),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部退役。  长度  30.18米  翼展  43.05米  高度  8.46米  翼面面积  161.27平方米  空载重量  33,800公斤  满载重量  54,000公斤  最高起飞重量  60,560公斤  发动机  4×莱特R-3350-23超级增压星形发动机  发动机功率  1600千瓦  乘员  10人  最高速度  574公里(9,144 米)/492 公里(海平面)  最大持续巡航时速  550公里(9,144 米)  经济巡航时速  354公里(7,620 米)  战斗重量时爬升率  起始爬升率274米/分,到达6,096米高度时耗时38分  实用升限  10,241米  最大续航距离  5,663公里(7,620 米,2,260 千克炸弹)  实用作战半径  2,574~2,896 公里  最大转场航程  9,010公里,携带额外燃料时达到9,654公里  实用升限  10,200米  爬升速度  270米/分钟  翼面负载  337公斤/平米  功率/重量比  121瓦/公斤  武器装备  12.7毫米M2机关枪,20毫米M2机关炮  弹舱最大容量  9072千克航空炸弹  波音公司研制的B-29轰炸机性能优异,当然从现代眼光来看,这种飞机也没什么新奇之处,但在当时是一个划时代的研制成果。为了实现在10,000m高空上飞行,除了炸弹舱之外。B-29的所有座舱都是密封加压舱室。其机身设计成流线形,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来看,也很佩服机身设计水平接近理想水平。如果想挑出什么毛病的话,就是座舱有些狭小,前后机舱的中间通道过窄,各机舱内部舒适性较差。究其原因也十分简单,因为B-29轰炸机携带炸弹量十分大,炸弹舱尺寸过大,挤占了其他机舱的空间尺寸。  可以说,B-29轰炸机的设计思想十分明确,为了提高轰炸机的性能,机身的流线形达最高境界,为了多装炸弹,不惜牺牲机身设计的其他功能。B-29研制于二战的最激烈时期,一切为战争服务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机身设计凝聚了同时代人的各种优秀方案。为了适宜于高空飞行,B-29各舱室都采用了密封加压方案,但一旦中弹,将使加压系统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机身采用了正圆断面,这样能减少机身表面积、降低机身被炮弹击中的机率。又如,各机关炮都采用了遥控结构,以减少机关炮射手的伤亡。当然机身采用正圆断面也有缺点,这使机身较细,使前后舱的连接通道过窄,妨碍了机组人员的自由活动。  在要求大炸弹舱,或者要求大座舱两种意见发生矛盾时,B-29轰炸机倾向选择了大炸弹舱,但也适当地改善了座舱的舒适性。总之,B-29机身设计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例子。  B-29轰炸机还装用了4台活塞式发动机,动力充足,速度高,每台发动机承连的炸弹重量是当时的新世界纪录,并能飞越太平洋,直接轰炸日本本土。无论从哪方面讲,B-29设计计划都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样板。  军事成就  在B-29轰炸机出现之前,日美两国隔着太平洋,只能进行海上消耗战,不能进行你死我活的决战。B-29轰炸机出现之后,整个战局形势大变,给日本造成了严重损害,终于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彻底地摧毁了日本帝国的持久战梦想。  当时亲身体验过东京大轰炸滋味的人印象都很深,其中有人说:“轰炸的情景真恐怖,但B-29轰炸机的飞行姿势真是壮观,又高又平稳,十分漂亮!”B-29轰炸机又名超级堡垒轰炸机,浑号叫鬼怪式轰炸机,从其战果来看,还是鬼怪式轰炸机的名字更合适。B-29轰炸机没有在欧洲战场参战,只用于对日本作战。确实是一种专门制服日本的兵器。  在二战期间,B-29轰炸机对日本全境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时间长达15个月之久,空袭次数达380次以上,累计达34790架次,投下的炸弹和燃烧弹合计达170000吨以上。不计算两次使用原子弹的袭击,共摧毁日本178平方英里的市区,导致40万日本人死亡,250万家房被毁,900万人流离失所,而B-29的损失总共为414架瘫痪。一种飞机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战果,除了B-29轰炸机之外,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般认为,战争是经济活动的延长。当然,即使认为上述数据并不十分严谨,但B-29轰炸机确实颇具美国风格,投入时手笔很大,但得到的收益也颇可观。  在今后的战争史长河中,不可能有任何飞机能和B-29轰炸机相比。例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大批出动了B-52战略轰炸机,总出动架次超过了B-29的轰炸架次,但战果极其有限,最终也没有使越南屈服。

b29轰炸机在二战时接到了什么重要的任务

B-29轰炸机,号称:超级空中堡垒,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是当时集各种新科技的最先进的武器之一,被称为“史上最强的轰炸机”。

 1944年6月5日,B-29轰炸机进行了第1次作战试验,98架B-29前去轰炸了日军占领下的曼谷。

1944年6月15日,92架B-29再次从加尔各答基地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九州岛,向曾为日军提供过大量钢材的八幡钢铁厂投下了首批炸弹,拉开了美军对日战略轰炸的序幕。

1945年3月9日晚上,334架B-29首次以新战术空袭东京,将东京16平方英里的地区烧成平地。

1945年8月6日,艾诺拉·盖号在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小男孩。

1945年8月9日,伯克之车号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胖子。

1960 年 6 月 21 日,最后一架 B-29(TB-29 雷达校准机,序列号 42-65234)从美国空军飞机清单中退役,结束超级空中堡垒的时代。

B29是如何被击落的

B29的飞行高度一万多米(26000英尺),但那是续航高度,但是由于云层阻隔视线,加上地面风力影响,高空投弹命中率很低,低到无法接受的地步;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后来主持轰炸的李梅将军做出决定:轰炸日本的B29投弹高度一般为5000-8000英尺;

在这个高度上日军的战斗机及大口径高炮都能够得上,但是日军的战斗机及大口径高炮数量都很少,再加上由于多方向进入,可以对其有一定扰乱。这样的损失算是少了。

总体设计

B-29轰炸机提高了机身的流线形,同时放弃了机身设计的其他功能以增大装弹量。为了适应高空飞行,各舱室都采用了密封加压方案。B-29轰炸机为了降低机身被炮弹击中的机率,机身设计采用了正圆断面以减少机身表面积,防止一旦中弹导致加压系统失效。

但随之带来的缺点是使得机身较细,前后舱的连接通道过窄,妨碍了机组人员的自由活动。B-29轰炸机设计选定了加大炸弹舱,适当缩小座舱的方案,但同时也适当地改善了座舱的舒适性

B29轰炸机用的是什么发动机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亦称为超级空中堡垒),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B-29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陆军航空兵在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它不单是二次大战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同时亦是集各种新科技的先进武器。B-29采用4台莱特 R-3350-23“旋风”超级增压星形发动机,每个发动机动力是2,200 匹马力 (1600 千瓦)。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性能参数】  翼展: 141 呎 3 吋 (43.1 米)  高度: 27 呎 9 吋 (8.5 米)  翼面面积: 1736 呎² (161.3 米²)  空载重量: 74,500 磅 (33,800 公斤)  满载重量: 120,000 磅 (54,000 公斤)  最高起飞重量: 133,500 磅 (60,560 公斤)  发动机: 4× 莱特R-3350-23 超级增压星形发动机,每个 2,200 匹马力 (1600 千瓦)  主要性能最高速度: 每小时 357 英里 (574 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 每小时 220 英里 (350 公里/小时)  作战续航距离: 3,250 英里 (5,230 公里)  运输续航距离: 5,600 英里 (9,000 公里)  实用升限: 33,600 呎 (10,200 米)  爬升: 900 呎/分钟 (270 米/分钟)

什么是B-29远程重型轰炸机

B-29是美国研制的一种4发动机远程重型轰炸机,也称飞行堡垒轰炸机。

B-29具有速度快、航程远、载弹量大和自卫火力强等特点,主要装备在美国陆军航空兵,用于执行远程战略轰炸任务。

飞机长30.18米,机身高9米,翼展48.05米,飞机最大起飞重量63958千克,最大平飞时速576千米,飞行高度9.对千米,航程6600千米,机上有较先进的导航设备和火控系统,机身上有多个炮塔,共装有10挺12.7毫米机枪,在机尾炮塔上还装有1门20毫米机关炮,机身弹舱内装有一颗4~4.5吨重的原子弹,也可装各种炸弹,最大载弹量9070千克。

B-29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作战的飞机,1945年8月6日和9日,该机携带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和第二颗原子弹“胖子”,分别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市,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

电影《二战》中美军轰炸机经常被高炮击中,那时候的高炮炮弹是如何做到在飞机附近爆炸的呢

早在1870年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军队就用“气球”炮打高空气球。从此高射炮跟飞行器成了冤家,纠缠百年。

二战时期,轰炸机是效率最高的武器之一,炸的纳粹和鬼子苦不堪言。所以机群所到之处,总有成群的高炮列队欢迎。一朵朵“死亡之花”在身边绽放,被它吻过的飞机遍体鳞伤。

飞机移动速度快,击中它很不容易。要想在飞机附近爆炸,除了高超射击技术,还需要引信帮忙。大口径高炮通常用时间引信,小口径高炮用触发引信。

早期的时间引信是药盘引信。引信中有火药盘,转动刻度选择药盘燃烧起点,进而控制起爆时间。这种引信在陆炮上很好用,空爆杀伤士兵效果不错。

在高射炮上效果不好。炮弹要飞到五、六千米高空,那里气压低、温度湿度变化大,火药燃烧不稳定,导致爆炸过早过晚或不炸。

所以1916年,德国克虏伯公司研制了钟表时间引信。采用机械计时装置,和机械手表中的机芯差不多。调整刻度设定时间,时间到了释放击针,引爆炸弹。

钟表时间引信

比如德国Flak 40型128毫米高射炮弹,可在1.5~29.5秒之间设定时间。炮手将弹头插入引信测合机,便可以自动设定,提高了速度和准确性。

轰炸机群来袭时,远程防空预警。高炮群用大型光学瞄准镜搜寻目标,测定斜距、方向、速度和高度。射击指挥仪计算诸元,通过电缆或口令传到炮阵地。

高射炮装定诸元,设定引信,对着敌机航路上的某一点齐射。这个点包含提前量,炮弹飞到时正好与飞机相遇。然后漫天弹幕,等着飞机自投罗网。

要说这轰炸机也够倒霉的,换个航线不行吗,偌大的天空哪儿不能飞?拉到万米高空,在高射炮射程之外投弹,你能耐我何?

在二战时代,这个真不行。目标是固定的,炸弹滑翔距离是有限的,瞄准镜精度是粗略的,拦截飞机是凶狠的。轰炸机不像战斗机那样灵活,只能靠编队保护,在领航飞机带领下沿预定航线飞行。

一旦脱离编队,单架轰炸机很快就成为拦截机的盘中餐。另外,在二战原始导航下,没有领航飞机很容易迷航,结局一样悲惨。所以很多时候,轰炸机群不得不硬闯防空阵地,顶着漫天弹幕轰炸目标。

好容易闯过中远程火网,还要面对小口径高炮拦截。小口径高炮通常是触发引信,击中目标后爆炸。

不用时间引信是因为弹丸体积小、破片少,弹幕威力不够。再加上距离近、高度低,飞行时间短,命中概率高,触发引信效果更好。

这边轰炸机为了提高效果,接近目标时还要降低高度、速度,减少机动,给投弹手一个稳定投弹环境。很多飞机进入低空,基本就不考虑返航的事儿了。

好在轰炸机够结实,大口径高射炮效率也不高。受技术限制,大口径炮弹的炸点一般离飞机较远,平均要2000多发炮弹才能击落一架。

直到1943年,美国研制出新型VT近炸引信,改变了这一切。

VT引信原理原本是英国人最早研究近炸引信,二战早期就发明了Pistol710光学近炸引信,但效果不好。二战时英美技术共享。于是美国接手,经数千次实验后搞出了VT近炸引信。成为与雷达、原子弹并列的最高机密之一。

它的原理是真空管收发电磁波,通过多普勒频移效应判断距离。目标越近频移越强,强到一定程度,接通电路引爆弹丸。

真空管

这种原理现在看起来很简单,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比如自动门,就基于多普勒频移原理,和VT引信一样。只不过自动门用微波感应人体,VT引信用电磁波。

1943年1月5日,美国“海伦娜”号巡洋舰127毫米高炮用VT引信炮弹击落日军轰炸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VT引信无需设定时间,朝飞机航线前方开火就行。什么时候爆炸,炮弹自己决定,效率大大提高,平均弹药消耗从2000多发迅速降低到500发。对付德国V-1飞弹也不错。

这技术德国、日本都没有,所以鬼子舰队防空很差。什么“大和”战列舰、“加贺”小航母都在飞机轰炸下覆灭了,也没能阻止蘑菇云在脑袋上开花。

综上,在优秀射击指挥系统和各种引信合力下,高射炮将一朵朵“死亡之花”送到飞机身旁,上演了一场又一场防空大战。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